查看原文
其他

缩编在即,史无前例的机构改革,黑森林的探索,命运可能发生改变

昆羽继圣 昆羽继圣 2023-03-29 08:46 Posted on 上海



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总是在轮回。

历朝历代的“机构臃肿”、“官吏冗多”的现象,终于又出现了,而且到了不得不想办法化解的程度。

中国历史上,哪个朝代冗官现象最为严重?

答案是宋代。

宋太祖赵匡胤得位不正,为了稳定局面,提出与"士大夫共治天下”,后这项政策成为两宋朝野的共识。因此,两宋采取无上限的士大夫优待政策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某种程度而言,这种无上限的士大夫优待政策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“高薪”。至于高薪能高到什么程度,恐怕会超出许多人的想象。笔者在《昆羽继圣》之二“奇境历劫”中有详细描述,此处仅以大名鼎鼎的包拯为例,说明如下:



于国家而言,于百姓而言,却是好沉重的负担,难怪那么多官员老了宁愿修改年龄,也不肯致仕(退休)了……若这些钱可以适当用来改善民生,那该有多好啊。

两宋时期,凡六十岁以上的州员(南宋放宽年龄限制至七十岁),若因年纪过大,精力不足,无法担任实职的,可以申请担任宫官一类虚职,与现在的退居二线,去人大和政协养老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既有高薪,那么“养廉”成功了吗?

历史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,高薪养廉失败了。

不但中国的历史证明了“高薪养廉”这条路行不通,苏联解体的历史也证明了此路不通。

宋朝官员(其实都是公务员)比以往任何一朝都要复杂。最初,朝廷是担心个别岗位权力过大,形成割据,尾大不掉,压制中央皇权,故采用分权制。后来,职位名目繁多,可谓花里胡哨,例如差遣、本官阶、散官、勋官、爵位,贴职等等,令人眼花缭乱。

由此,也造成整个官僚体系和朝廷机构异常臃肿,异常庞大。

两宋朝廷在优待士大夫与官员政策的情况下,也曾试图解决官员过多引发的权力被无限细分的问题,于是推出了官位与职务分离的制度,——有人虽有官名、官品,可以照常领取薪俸,但人多岗位少,没有那么多实职岗位可以安排,只能让他们坐坐办公室、看看报纸、嗑嗑瓜子了。换言之,就是给口饭吃的“闲职”。这种“闲职”不在具体岗位,没有一定的权力,成为冗余、臃肿的部分。

当官员队伍不断膨胀,必然会有人心理不平衡:瞧瞧,大家工资都拿得差不多,凭什么我们累死累活,他们就坐在那里闲得发慌?此时,也许有人会悄声提醒:快别说了,领导来了。又或,有人会说,人家是关系户,有背景,一家三代都在这里干,你和我新来的,还能说什么?老老实实干活吧。

一个系统,两个系统,三个系统……后来发现,个个如此。

老百姓去办事,哪里知道衙门里的水那么深,本以为一些人的头衔肯定能管事,结果发现被推来推去,行政效率低下。

北宋名臣文彦博哀叹: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,非与百姓知天下也!

庆历三年(1043年)八月,范仲淹针对北宋内忧(官僚队伍庞大,但行政效率低)、外患(辽和西夏威胁着北方和西北边疆)之现状,向宋仁宗上《答手诏条陈十事》,提出十项改革纲领。然而,庆历新政虽只维持了一年,便偃旗息鼓。由于遭到一致反对,后来范仲淹也不得不黯然去职。

此举虽然失败,却开创了北宋改革风气之先,成为其后王安石“熙宁变法”的前奏。

宋神宗元丰三年,朝廷杂取唐朝以及宋初旧制,进行了一些改革,颁布了“寄禄官”官衔及其食禄品秩的规定——《寄禄格》,以使官员的官位与职位相称,也就是说,是什么官、就上什么岗,吃闲饭的要减少。同时,裁撤一些闲散部门与官员,减轻负担,轻装上路,史称“元丰改制”。

但是,由于改革会触动太多人的利益,所以,毫不意外,“元丰改制”遭到了许多官员的强烈反对。反对的呼声,可谓一浪高过一浪。

宋神宗即便以铁血手腕强力推进,改革也仅仅只是体现在中央层面,对于地方上的冗官现象,对于地方上百姓抱怨的行政效率低下的现象,却是鞭长莫及,徒呼奈何。

[北宋] 司马光 撰《司马温公稽古录》卷之十八,四部丛刊景明翻宋本:

“六月,省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。”



清时,史学家赵翼撰写《廿二史札记》亦称:“真宗咸平四年,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。所减者如此,未减者可知也。”

庞大的官僚队伍、臃肿的机构,不断消耗与吞噬国家财政,最终导致“冗官”成为北宋盛极而衰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饱读史书的教员自然对此有过研究与深思。

1958年6月10日,党中央发出《关于成立财经、政法、外事、科学、文教小组的通知》,指出这些小组直属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,明确了其职权划分。国家大政方针,坚持党的领导和部署,政府机构负责执行落实与细节决策。

这一划时代的构想,其实也是着眼于提高效率,避免部门与机构职位太多、过于臃肿、权力分散,决策和执行效率不高。


根据2022年统计的数据,中国在编公务员共计710万,若加上参公、党群、工会妇联等等,则是1300万,而事业编制人员共有3100万,加上国有企业单位,财政供养的人员,人员高达5100万。倘若算上离退休人员,财政需要供养的人员数量则超过了——8000万。


若以14亿人口来计算,平均每17个人中就有一位依靠财政供养的人员。把这些人员的工资和各项支出全部加总起来,就会发现,其支出已经占到了全国财政收入的大约40%。

而这还不包括编外人员(合同工和临时工)的统计。

如果把编外人员数量全部统计进来会怎么样?恐怕数字十分惊人。

试问,现下哪个部门没有大量编外人员?城管、执法、辅警……许多人尽管没有编制,却在实际承担和执行任务。

现在,轰轰烈烈的缩编工作开始了。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%的比例进行精减,对于精减后少数部门超编问题,给予5年过渡期逐步消化。


据说,一些地方已经悄悄出现了变化。

某单位有两个办公区,一个办公区就占地一万多平米,单位共有200多号人。经过缩编,余下不足60人,院子里冷清了许多。只是不知,分流的人是否妥善安置,去了哪里?



编外人员被清退,那么,原来属于编外人员的工作谁来接手呢?闲着嗑瓜子、刷手机、追剧的,将来应该会少一些吧?工作散漫的作风应该会有所改观吧?


精简编制的工作开始后,借调乱象也会减少吧?各部委向省里借人,省里向市里借人,市里向县里借人,县里向乡镇借人……有些地方优秀的人才被借走,基层单位却是一地鸡毛。


大家也许会疑惑,为什么要借人?

说实话,因为一些懒政惰政现象。某些单位暗藏着不成文的潜规则,若有领导提拔,就脱离具体工作,名义上只是分管或者管理下属。这不就缺人了吗?缺人不就得借?

据说,由于担心自己被缩编,有人干活比以前更卖力、更积极了,有人接待百姓时,态度变得更和蔼、更有耐心了,好像某些地方的大门也不如以前那么难进了,脸色也不难看了,话也不难听了,事儿也不那么难办了……

是的,有些地方一边在缩编,一边却又在扩大公务员招聘的数量,注入新鲜血液。

新鲜血液进来了,有人感受到了被淘汰的压力,工作效率应该能有所提高吧?


***关注我,关注《昆羽继圣》四部曲,关注文史科普与生活资讯,发现一个不一样而有趣的世界***




收录于合集 #历史文化
 264个
上一篇无线电之父真是西人马可尼吗?为何史料显示无线电技术源自东方?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